习惯了用摄影记录生活美好。
今天我要背上相机,带大家到鸭脷洲来一趟地道的港式情怀游。
香港昔日是一个小渔港,本地渔业在七、八十年代发展蓬勃。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但仍保留着昔日朴素渔港的风情。
鸭脷洲就是昔日的渔港之一。
它是位于香港港岛南香港仔以避风塘之隔的一个小岛。
是全港现时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也是现时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岛屿。
由于形状像鸭的舌头,因而得名。
明朝就有不少渔民居住,所以鸭脷洲旧区一带依然保留着水上人生活的历史痕迹。
舢舨街渡
街渡,本作街艔,是香港的一种小型渡轮。惟载客量较少,主要提供短程的水上客运服务。
而连接香港仔与鸭脷洲的街渡使用的是传统旧式舢舨,由香港仔小轮营运。
这条街渡被称为“全港最短”的街渡航线。
船程约4分钟,船费也很便宜,单程大人$2.5,小童$1.3。
短短几分钟的船程,多年来一直是鸭脷洲邨居民,赖以往返两地的交通工具。
乘上传统的舢舨街渡,沿途可欣赏到避风塘的景色,吹着海风穿梭在避风塘中感受水上居民风情。
鸭脷洲这边的上下船位置,位于悦海华庭对出的码头。
在香港仔那边,设有两个上船及下船位置。
分别位于香港仔海滨公众登岸梯级、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街渡码头。
鸭脷洲海旁
鸭脷洲海旁一带,岸边会停着贩卖海鲜的船家。
他们会在船上捕鱼,贩卖给附近的餐厅及居民。
船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篮子装着各式各样的海鲜,种类繁多,令人数不胜数。
渔民忙着处理海鲜,在一旁的小猫咪像是监工一样看着渔民工作。
当我忙着纪录下这有趣的场景时,刚好有人前来买鱼。
渔民会将处理好的鱼装在袋子里用渔网递给他们,他们亦会将钱放入网中给渔民。
这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新奇又有趣,而这却是渔民们的日常生活罢了。
流记香港仔艇仔粉
流记艇仔粉是现时硕果仅存的怀旧美食之一。
艇仔粉汤底由大地鱼熬制而成,清甜可口, 配上叉烧、鱼蛋、鸭肉等配料,非常美味。
现叫现做。老板一手包办,负责所有煮食工序。
虽看似一碗普通的杂河,吃得却是一种旧时的风味,在别的地方是吃不到的。
叫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艇仔粉,一边吃一边欣赏避风塘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我每次来都必定要吃上一碗。这里承载的是一份昔日港人的回忆与人情味。
小艇会在香港仔避风塘和鸭脷洲岸边一带出没,不定时营业,找到它要碰碰运气。
也可以去之前打电话查询下店家营业时间及位置。
鸭脷洲街市熟食中心
位于市政大厦1楼,里面有好多不同的餐厅,有小食、粉面、海鲜等,保留着大牌档的原有风味。
若是假期过去,熟食中心里密密麻麻的人。
一眼望去大多都是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吃饭喝酒谈天,气氛相当热闹。
由于街市内有很多由渔民经营的海鲜店,主打卖生猛的海鲜。
也有不少人在街市或海傍的渔民处买好食材, 来这里找店家加工,就能吃到最佳的鲜味。
陈新记,也有提供海鲜加工,不过最出名的莫过于招牌一口西多士。
店铺将白面包切成方块,沾上蛋浆炸成金黄色,淋上炼奶及花生酱。
一口一个,外脆里软,甜而不腻。
招牌炸三宝
炸鱼皮、炸鱼片头、自家制鲜虾炸云吞,香脆可口,即炸入口真的很酥脆。
个人觉得鲜虾炸云吞最好吃。
鸭脷洲大街
走在鸭脷洲大街上,虽然周边大多是现代化的石屎建筑,但仍保留着不少昔日居民生活的痕迹。
隐约能感受到一种不属于这个年代的悠闲。
鸭脷洲大街依然存在着历史悠久的店铺。
有五金铺、修补鱼船的店铺,士多店、糕点店、海味店。
也有文青的Café和旧式茶餐厅,供应着当地居民所需的一切。
太阳渐渐落下,不知不觉半日旅程已接近尾声,也是时侯归家了。
短短的半日旅程,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
这样一个新旧交融又有着自己独特风味的小区,在这个时代是难得多见的风貌。
当昔日的文化在慢慢消失时,才会令人倍感珍惜。
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将这些旧店铺传承下去。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
/本 文 作 者/
kagor
喜欢旅行,喜欢未知的远方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投稿或加入读者群
也可以联系@小助理
用相机记录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