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我花3块钱,在快节奏的香港乘最慢的叮叮车!
发表时间 :
2023-05-02
访问量 :
1097
来源 :
​海的干女儿
分享 :



乘坐机场快线疾驰30分钟从中环至机场,小巴15分钟从西环狂飙到旺角。


“叮叮”作响的电车沿着狭窄锃亮的轨道,在港岛闹市晃晃悠悠约两小时,缓缓驶完13公里的一程。


在凡事“唔使急,最紧要快” 的香港,缓慢的电车无疑是异类。


连年荣登“陆上最慢交通工具”榜首,想来也不会有谁会打破这个记录。





最慢,也最浪漫


2004年的电影《新扎师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青涩的冠希和阿娇在电车上畅谈心事:电车很慢,我可以和你多聊一会。



华灯初上,清风徐来,十分浪漫。(只可惜后来的车速太快,震惊你我)


其实香港电车的设计时速可达每小时40公里,也不算慢。


但由于每隔几百米、甚至一百多米就有一个车站,走走停停,就慢了下来。


但正如冠希所说,慢也有慢的好处。


当年Pokemon Go在香港大热,大家绞尽脑汁抓小精灵时,发现一个近乎完美的bug——


坐车会被系统认为作弊,但因为电车速度太慢,系统判定为“步行”。


所以,每到夜晚和周末,电车人潮大增。他们手拿一至N部手机,专注地捉小精灵。


甚至有小精灵发烧友组团包车,既舒服又高效。


网上还出现了一系列攻略,比如电车和巴士的对比,哪一段路线的小精灵最值得捉。



谁能想到,慢吞吞的电车曾经是香港最快的交通工具。


时光倒流一百年,清末的香港,人们出门除了靠步行,就是人力车。


1904年,电车横空出世,沿着港岛北部的海岸线,穿梭东西,往来坚尼地城和筲箕湾。


清脆的“叮叮”声绵延百年,车子更新换代了七八代,从单层到双层,但路线一直没怎么变。


只是因为填海造地,路轨逐渐不再近海(坐车仍可以看海),可谓沧海桑田。


比如香港摄影界“一代宗师”何藩1950年代摄于西环海边的《日暮途远》,电车路旁边就是辽阔的大海。


而从笔者2023年拍摄的这张相片可见,电车路外侧又有了更宽阔的道路和壮观的坚尼地城游泳池。


电车路今昔对比,留意电线杆位置


对于电车的速度,官方也有过解释,并呼吁市民乘坐电车来往四公里以内的中短程目的地,门对门出行最方便快捷。


确实。


比如从上环去中环,乘地铁的你可能还在幽深的上环站兜圈乘扶梯,或是在偌大的中环站人挤人。


电车已经到了,非常便捷。


所以,快和慢是相对的。


话说回来,如果气氛到位,或许你希望车越慢越好。


2020年电影《人间喜剧》剧照


何况无论坐多久,一程电车都只需要三元,比巴士、港铁便宜不少。


放松地坐在电车里,看看沿途风景,颇有种“大隐隐于市”的闲适自在。





历久弥新,老而不旧


港岛日日车水马龙,但因路上有醒目的电车轨道,认路并不算难事。


这两条平行轨道占据了路面约30%的位置。


道路本就不宽阔,高峰时期,或是遇上轨道维修,会在一定程度阻塞交通(其实主要是因为私家车多,不怪电车)


对于拆路修轨道这种常规操作,我已见怪不怪。


直到某天,看见一辆的士陷入正在翻新的轨道路基砂石中,离谱中透着一丝搞笑。



因为以上种种,几年前,一间顾问公司曾向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建议取消中环至金钟段电车服务,以改善的路面交通。


一石激起千层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早在1980年代,港铁大范围通车时,港府就曾考虑取消电车线路。


公众鼎力支持电车继续运营,电车存活至今。


如果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挺住,这个全球唯一、也是规模最大的双层电车车队恐怕已不复存在。


好在,香港这座“快城”中还有“慢活”的方式。


电车每天截载乘客近20万人次往来各地,一年就是近600万,接近香港总人口。


时光流转,100多年来,有很多东西变了,很多东西也没变。


电影《胭脂扣》中,梅艳芳饰演的痴情女子如花从三十年代“穿越”到1987年。


坐电车熟门熟路找到当年自己住过的石塘咀,竟没有违和感。



如今多数旧式电车已被崭新、能报站、有冷气的新式电车取代,但还真有一辆老电车能带你进入旧时光。


这就是香港现存唯一的第5代电车——120号。它也是目前还在运行的最古老的电车,没有之一。


1949年,它于战后投入运营,80年代又经历了翻新重造,算是局部古董。


120号


据说它每天只出来一次,没有固定的出门时间和行驶路线,车长也是随机分配的。


目前香港有大约170辆电车,如果你能在路上偶遇120号,说明你运气还不错。


120号外表不算太特别,却内有乾坤:


墨绿色的车身,暖黄色的灯光,棕色的镂空藤椅和柚木车窗,古老而不残旧。


坐上电车,仿佛穿越到《花样年华》的那个年代。



40多年前的电影《烈火青春》也有一场出名的电车桥段。



看看这绿色的车身,红色的衣衫,啡色的藤椅……嗯,导演是懂美学的。





笑声笑声,满载叮叮


无论坐车的人,还是电车公司,都知道有些人坐车不是为了快;


而是为了感受城市风光,感受复古的“港味”,甚至是为了近距离听听那声“叮叮”。


所以,电车也被昵称为“叮叮车”,被写进很多文艺和影视作品。


比如电影《月满轩尼诗》的海报,女主汤唯和男主张学友,一人一辆电车。


上映宣传时也以电车作为行走的广告。



比如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妈妈带我搭叮叮》中那句“叮叮 叮叮 满载温馨”,算是电车的非官方宣传语了。



张爱玲说,自己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


说实话,电车声挺吵。


住在“电车上盖”的我,时常被电车的“叮叮”声和大转弯时的“嘎嘎”声吵醒。


莫非这就是我没有成为张爱玲的原因?


至今,电车仍采用最原始的方式——


司机脚踏机关,牵动车底的两块铁片撞击,发出响亮的“叮叮”声,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


你问我怎么知道?


因为有一次从后门上车时(电车是后门上车,前门付款下车),人挤人,我偶然踩到了机关。


突如其来的“叮叮”声令我发现了这个秘密。



为什么前后都有按钮?当然是因为电车可以双向开啦。


只要司机把驾驶设备搬到车尾,进行一番操作,电车就可以不用转弯,直接倒过来开。


如果你乘电车到终点站,也有机会见到司机转动摇柄,改变车头、车身灯箱显示的终点站。


这种手动操作非常原汁原味。当然,对于最新式的电子屏电车,就见不到这个场景了。





百变“叮叮”,魅力无限


除了经典的“叮叮”声,电车最吸引人的,当属那千变万化的外表。


一年四季,你可以在车身上了解各种新鲜事。


从“奇先生妙小姐”的童话世界到空运抵港的塔斯马尼亚车厘子,虽说都是广告,但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电车当然也不会忘了给自己做宣传:


平时的“延续笑声,传承叮叮”介绍电车相关趣事;过年就有“叮叮发财”,喜气洋洋。



电车上也时常可见政府的形象广告。


比如庆祝回归、一国两制、香港——亚洲国际都会……不胜枚举。



还有一红一绿两辆派对电车,承载着party人群的欢声笑语,每次见到都会觉得心情大好。


等哪天有大喜事了,我也想去包一架电车热闹一下。



有时,还会见到“裸奔”的墨绿色电车,应该是还没来得及换广告。



这个颜色已经被Pantone色彩研究所命名为“香港电车绿”(HK Tram Green)。


象征着活力、时尚、环保、文化等多种寓意。


电车公司还推出了多种衍生品,包括常规款、季节款、联名款……


一辆精致模型的售价,够坐很久的电车。


和Sanrio公司联名的红色派对电车模型(左),和“小城故事”联名的复古120积木电车(右):



近千个零件,全部拼完耗时一整天。


总之,坐电车本身花费不高,但买买买是个无底洞。


好在每年总有那么几天,由于各种机构的赞助,可以免费乘车,四舍五入也算回本了(不是)


除了五彩斑斓的外表,不少电车也是内有乾坤。在此不一一赘述,留待有心的读者自己发现。


明年,香港电车就要120岁了。


这种又慢又古老的交通工具,风雨无阻,沿着坚尼地城到筲箕湾这十几公里狭窄锃亮的轨道,不紧不慢地行驶过一百多个车站。


成为这个“坚离地”都市里,最贴地的浪漫。



希望电车一直悠悠地开,开往下世纪。


就好像它从上个世纪那样,缓缓驶来。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本 文 作 者/

海的干女儿

中环丽人,西环散人



一站式专才优才服务

香港

香港体验官成立2年半啦!

经过时间的沉淀,

这里已经聚集了5万港漂

成为在港小伙伴分享生活见闻的根据地,

也成了内地小伙伴了解真实香港的窗口!



最近,有很多非香港地区粉丝前来咨询,

其中不少都计划以后要到香港定居!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来港,

我们也请了一位专家给大家答疑解惑,

并且提供一站式的优才专才申请服务!



邓老师不仅手把手带你

闯关香港优才专才,get香港身份!

还帮你快速融入香港!

比如来港后找对口好工作,

加入优才专才社群,

结识行业相关大佬,

参加香港重要活动和协会,

实现破圈社交和资源互助,

邓老师都可以帮你!


扫下方二维码添加邓老师微信咨询↓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投稿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Ro_salie

缓缓驶来的叮叮车

????????????

参与讨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